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透过2023年度外贸“成绩单”看信心底气 承压而上显韧性

发布时间:2024-01-1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深度关注丨承压而上显韧性

透过2023年度外贸“成绩单”看信心底气

承压而上显韧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薛鹏

 

  据海口海关统计,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继2022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后,2023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分别达到2312.8亿元、742.1亿元和1570.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图为1月1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拍摄的中免集团海口国际免税城。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我国2023年度外贸“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同比增长0.6%,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

  外贸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既表明我国外贸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的态势保持不变,也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的事实。

  2023年外贸数据走出上扬曲线,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

  1月16日,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的新能源产品市场,市场经营户林建雄正在忙碌着,一位非洲客户刚刚下了一笔货值30万元的订单。

  “客户订单包括光伏板、锂电池以及配套的发电装备。”林建雄说,“这是老客户了,最近补单比较频繁,他采购的订单主要满足当地民用需求。”

  林建雄从事这一行已有20多年,客户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代理一线品牌产品之外,这几年他还与大型工厂合作开发自主品牌产品。“客户对新能源市场发展信心十足,中国产品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林建雄介绍,自家店铺2023年全年出口额达5000万元,同比增长20%。

  光伏等新能源产品正在成为义乌的外贸“新势力”,当地聚集了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国际商贸城也在2023年3月开辟了新能源产品市场。根据义乌市的相关规划,到2025年,当地光伏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000亿元,并形成5家产值超100亿元的领军型企业,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成长型企业。

  “买全球,卖全球”,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外商,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四季度向好态势明显。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走出了一条上扬曲线:一季度为9.69万亿元,二、三、四季度都在10万亿元以上。10月、11月、12月月度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0.8%、1.3%、2.8%。12月份进出口规模达3.81万亿元,创月度规模历史新高。

  在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看来,经过我们一年的努力,外贸止跌企稳,表明我们稳外贸的政策叠加效应已经显现。

  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极其严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回暖速度缓慢,地缘政治影响外溢、贸易保护限制增多等不利影响仍在持续。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7.5%。

  在此背景下,我国外贸交出的这一“成绩单”更显不易。“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些新出炉的数据时,满怀感慨,有对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骄傲和自豪,有对中国外贸人的感动和敬意,更有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在202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

  “从数字上看起来,出口增速相比前几年确实有所放缓。但更要看到我国的出口是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也保持了份额的整体稳定,更在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彰显了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

  在全球贸易陷入低谷时,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大伟看来,这其中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如新兴技术、中高素质人才等不断提升,有力支撑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新三样’等新兴产品成为我国贸易增长的新动能,有效地弥补了部分旧动能的下滑;三是我国积极深化和中亚、东盟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有效拓展了新的合作伙伴;四是我国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多式联运等政策工具,有效降低贸易成本。”

  新业态激活发展新动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首超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汽车产业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相应出口规模也在逐步扩大。2021年、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更是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在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看来,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也得到全球消费者认可,这加速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进程。

  “我国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出口为产业增添鲜明亮色。”吕大良介绍,当前,中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电动载人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加67.1%,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

  “汽车产业是产业链条最长的产业之一,对于机械、电子信息、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行业都有明显带动作用,新能源汽车更是对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具有明显带动作用。汽车出口的增长,对于上述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是相关行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李大伟说。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了2.9%,占出口总值的58.6%;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11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17.3%。船舶、家用电器的出口分别增长35.4%和9.9%。尤为令人瞩目的是,过去一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这“新三样”产品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了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

  “国际市场对‘新三样’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国可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高品质产品,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自然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供应商。”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说。

  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是近年来我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领域,体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等为特点的外贸新动能将进一步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型产品成为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和全球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速发展的大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我国这类产品出口有效促进了全球的节能减排。”李大伟分析称。

  民营企业连续5年成最大外贸经营主体,跨境电商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发展重要动能

  “民营企业连续5年稳居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我国出口的自主品牌产品中,66.4%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王令浚介绍。

  民营经济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民营企业已逐渐成长为外贸发展的“主力军”,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日,在浙江天雁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专业从事塑胶产品制造,2022年年产值4亿元,外销业务占比约70%,产品在全球近100个国家销售。

  “2023年1至6月,出口总金额实现近1.5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0.68%。”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球潜力市场开始逐次复苏,中北美洲和南美洲潜力市场最为明显,特别是墨西哥市场增长相对比较快。非洲传统市场也逐步复苏,业务有明显增量。

  2023年,我国经营主体活力充足,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数据显示,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有55.6万家,合计实现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占进出口总值的53.5%,提升3.1个百分点。

  在稳外贸主体地位更加巩固的同时,民营企业的“软实力”也不断增强。“近年来,我们深耕海外市场,针对性研发适合各个潜力区域及市场的新产品,同时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去年投入先进设备及产品研发费用近1500万元。”天雁控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同样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动能。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呈现极强活力,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占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有了显著提升。吕大良介绍,根据初步测算,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进口5483亿元,增长3.9%。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技术在对外贸易中运用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有利于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也符合当前定制化、个性化的全球产业合作方向,因此具有巨大发展前景。”李大伟告诉记者,我国在跨境电商相关技术、管理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拥有一大批优质的跨境电商平台,和我国的制造业优势相结合,有效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多名专家分析认为,中国跨境电商飞速发展,既得益于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得益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物流企业针对末端配送、干线运输、仓储分拣等环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得以落地,为更好进行贸易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

  “为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海外仓建设,推动形成针对跨境电商自由化便利化的规则体系,并加强跨境电商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李大伟说。

  回稳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集聚,进出口稳增长、提质量、增效益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为应对国际需求变化,广大外贸经营主体迎难而上,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多元稳定的经贸关系不断拓展,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到19.47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长2.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规模和占比均为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

  ——货物通关更加顺畅。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1.7万列,发送货物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和18%;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86万标箱,增长14%;海关监管验放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421.8万吨,增长94.9%,中老铁路这一条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物流“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显现。

  ——互利共赢更加深入。通过贸易合作,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我国自共建国家进口了水果、乳品,出口了服装、鞋帽,同时积极助力共建国家的制造业和基建领域发展,2023年以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对共建国家出口861亿元,增长近三成。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多以来,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持续发力,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魏建国表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将沿线国家的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展缓慢,经贸活动持续低迷。多个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整体上不如疫情前;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都会对贸易活动形成干扰。

  “我们要充分正视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回稳向好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集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具体来看,新产品和新业态潜力充足,“新三样”、储能产品等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产品契合全球能源发展需要,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中国外贸拥有持久不息的创新能力和稳定高效、充满韧性的产品供应链,将继续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和全球经济复苏增长提供强劲新动能。

  “2024年,需要克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风潮持续以及地缘冲突等方面困难。”李大伟认为,要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除“新三样”外,还应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消费品(如家用智能机器人)、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当前,一系列务实举措正陆续落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个方面18项举措,为外贸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提供有力支持;商务部明确,围绕扩大跨境电商出口,将持续完善通关、税收、外汇等方面政策,提升监管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行业组织和企业等积极参与“丝路电商”、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相信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新动能将加快培育,外贸外资基本盘将持续巩固,进出口稳增长、提质量、增效益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王令浚表示。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